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成立于1959年7月1日。1986年4 月,医院成为新疆中医学院附属医院;1998年9月,医院成为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2001年11月,医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研究所合并。五十多年的积淀,尤其是近十年来的快速发展,医院已成为全国规模较大、中西医人才汇聚、学科设置齐全、技术力量雄厚、中医特色突出、设备配套先进,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同时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卫生部“关节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新疆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研究院和新疆中医名医名方研究开发中心,并设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医院占地面积4.2万m2,建筑面积12.9万m2,医院编制床位1800张,实际开放床位2700张。目前,医院设有39个行政后勤科室、71个临床医技科室、1个分院、2个门诊部、一个分部、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个戒毒所。2012年,医院门急诊总量达144.4万人次,收治住院患者人数达8.1万人次,收治外埠住院患者2.3万人次,完成手术近2.4万台次,平均住院日12天。
医院现有职工2850人,其中在编职工1096人;具有卫生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2059人,正高职称人员120人,副高职称人员157人,中级职称人员390人;具有教学职称人员202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62人,讲师124人。医院现有博士32人,硕士37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人。
医院现有3个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中医心血管病科、中医骨伤科、中医皮肤科),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维西医结合临床、中医骨伤科学、中医皮肤病学、中医老年病学、临床中药学、中医络病学(培育项目)和中医文化学(培育项目)],10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心血管科、骨伤科、内分泌科、急诊科、肺病科、针灸科、皮肤科,重症医学科(培育项目)、临床药学(培育项目)、护理学(培育项目)], 10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中医肛肠病学、中医肺病学、中医内分泌病学、中医皮肤病学、中医脑病学、中医肾病学、推拿学、中医脾胃病学、中医心病学、针灸学);1个“2013年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脑病科)。
医院中医药特色享誉全疆,常年开展的中医特色诊疗技术项目达68项,针灸、推拿、小针刀、中医食疗、中药熏洗、浸浴、溻渍、贴敷等中医特色技术项目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甚至有上海、江苏等发达地区省市的患者慕名来院就医。许多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患者也慕名来医院寻求中医药治疗。同时,医院拥有3.0T磁共振、双源CT、DSA、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数字胃肠机等先进的医疗设备,开展了介入治疗、心脏搭桥手术、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脊柱科手术及胸腔镜手术、关节镜手术等多学科腔镜手术,部分技术处于疆内领先水平。
近年来,医院坚持以“打基础,建机制,谋长远”的科研发展战略,加强科研工作,科研能力取得了长足进步。医院目前有5个研究所(呼吸病研究所、心血管病研究所、骨与关节疾病研究所、肿瘤学研究所、高血压病研究所)。2009年至2013年年底,医院共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79项,其中国家级41项,省部级项目103项,科研经费从2009年的334万元跃升到2013年的1771万元;共获各级奖项24项,其中自治区科技进步奖6项、新疆医学科技奖16项、乌鲁木齐市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通过自治区科技成果鉴定7项;获得国家新药临床试验批件2项;申请专利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共7项;发表论文2508篇,其中SCI论文14篇,核心期刊论文581篇,获得自治区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8项。
作为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医院设有12个临床教研室,拥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5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02名,医院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针灸推拿、中药学、方剂学为硕士学位授予点,有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个,校级精品课程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