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协和,源远流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前身是福州基督教协和医院,为创建于1860年的福州圣教医院与创建于1877年的福州马高爱医院合并而成,为八闽现代医学的发祥地。1951年,医院被福建省政府正式接管,更名为福州中国协和医院。1959年,成为福建医学院附属医院,为福建省培养输送了大量各类医学专业人才,相继走出了福建省医学界各学科的开创者,被誉为“福建医学人才的摇篮”。“文革”期间,更名为“反帝医院”。1984年,经福建省政府批准恢复建制。
现在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座落在福州市中心风景秀丽的于山之麓,现有开放床位2200张,年门诊病人近190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8万余人次,开展各类手术7万余台。现有员工3350余人。其中正、副高职称(含教授、副教授)400余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医师占医师总数的65%,有国家突出贡献专家4人、省部级优秀专家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2人、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和省厅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8人。
医院临床科室齐全。分别拥有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和7个“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9个福建医科大学首批重点学科。血液病学专业也是我省“211”工程唯一的西医临床重点学科。福建省超声医学、院内感染、烧伤治疗三个质控中心挂靠我院。此外,泌尿外科、神经内科、整形外科、介入科、超声医学科、影像等专业的诊疗技术也有较突出的优势和特色。近年来,医院开展了大量的新技术、新项目,其中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手术的例数及成活率全国领先,心脏移植后再次成功移植心脏、儿童心脏移植填补国内空白,心脏移植后的肝移植、双肺移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急性心肌梗塞的介入治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胃癌、肝癌切除术及神经内窥镜下颅内病灶切除术、超声造影与超声介入无水酒精量化治疗肝癌等技术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福建省血液病、内分泌、肝胆外科、胸心外科等11个省级研究所及其他10个校级研究机构挂靠医院,医院重视发挥科技力量雄厚的优势,近年承担大量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教育部及福建省级科研项目,先后获得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奖,312项省、部级等科研成果奖。承担福建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学、药学和护理学等专业的临床教学任务,每年还招收培养博士和硕士学位研究生120余名。